2022-11-11
灵活用工是相对于传统雇佣式用工而言,目前暂无标准的官方定义。
自从我国2001年首次提出“灵活就业”概念后,经过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疫情的催化下,经济增速放缓,同时伴随着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用工形式面临挑战,灵活用工、灵活就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接受,进入黄金发展阶段。
在互联网和经济环境双重浪潮冲击下,企业的边界也正在被打破。上至华为、阿里、京东、腾讯等大企业,下至中小型公司纷纷调整自己的组织架构,对部分非核心岗位进行精算、优化,转向成本更低的兼职、项目制等形式,以用更低的成本创造更高的价值,这使得相关的灵活用工需求大量增加。
灵活用工形式有较为明显的灵活性,可有效帮助企业进行用工成本控制和提升用工效益。
如上图所示,灵活用工平台涉及的交易架构有两个,一个是企业与平台之间的交易,另一个是平台与劳动者之间的交易,想要了解平台用工的本质与风险,首先需要搞懂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1、企业与平台之间的交易
这个交易的本质就是企业同平台签署协议,企业将工作外包给灵活用工平台,灵活用工平台又将工作发包给平台上的劳动者,并与劳动者线上签约,建立合作关系,劳动者为平台服务,平台为企业服务。
2、平台与劳动者之间的交易
既然平台是将工作分包给劳动者,那么很显然劳动者并不是平台公司的员工,劳动者和平台公司也是一种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行为,本质上也是劳动者为平台提供了某种对应的服务,这种服务一定是和企业委托的工作一一对应。
(一)企业税务不合规
企业为自由职业者按20%-40%代扣个人所得税,如果导致这些人员在年度内多缴了个税,可以通过年度汇算清缴退税来解决。但仍然是操作成本的问题,这些零散的用工人员并不愿意按税前标准来计薪酬。在这种情况下,用工单位有两种选择,一是依法依规代扣个税,但无法转嫁代扣的个税,最终由自己承担,实质是提高了用工价格,提高了用工成本。二是不履行代扣义务,从而形成税务合规风险。
(三)业务真实性不被认可
实践当中,尽管用工业务真实,但由于业务、财务操作不规范,而导致资金回流产生,这种现象极易引发虚开法律风险。
上述案例中灵活用工业务违规点包括:
1、个人对灵活用工方式不知情;2、使用公司私卡接受平台支付的报酬。
该两项违规点导致执法机关认定:
1、灵活用工模式不成立;2、出现资金回流,增加无真实用工的怀疑。进而导致D公司实际控制人、财务主管等人面临虚开刑事责任。
以上用工单位的痛点,就是灵活用工平台生存的基础。灵活用工平台为劳动者提供佣金结算服务,为用工单位开具与劳务相对应的劳务发票,让用工单位在不必承担高额的社保费用、繁重的劳动关系成本之外,还能抵扣进项税金,能列支所得税成本费用,所有痛点迎刃而解。
劳动者所得参照个人生产经营所得进行核定征收,平台进行税费代征,核定的政策需要根据当地政府规定执行。
第一步,确认服务商的资质
在了解灵活用工系统之前,需要提前了解该系统相应的服务商是否有园区的委托代征资质,该资质是自己的还是拿其他家公司的;当前市场有不少中介,拿着获得委托代征牌照的公司去对接多家服务商,而各个服务商风控标准不一,很容易触发税务风控,稳定性低。企业在选择时,要优先选择有委托代征资质的一手园区。
第二步,确认系统的风控体系是否健全
风控体系是保证灵工平台健康运行的坚强后盾,平台的风控体系是否健全,关乎到整个平台内客户的发展。严格风控才能确保平台的健康发展和平台内的客户长久的享受政策的福利。成熟的服务商都选择自研风控系统,会具备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的风控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资质审核、评级、黑白名单、个人用户身份信息鉴别、交易限额、事后巡检、随机抽查。严格以业务真实为前提,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服务平台业务的合理性和合规性。如果选择的平台对这方面风控保障措施不够,可能会存在虚开发票、业务不合规的风险。
第三步、确认系统的智能管理能力
需要灵活用工的企业往往存在一对多、公对私、人群非特定等特征,对企业运营管理、财税合规都会造成较大挑战。这时候,就需要依靠灵活用工系统的智能管理能力。好的灵活用工系统会具备核验个人用户相关信息,为个人用户提供实名认证、签约管理和签约信息查询、收入发放、收入明细查询等功能。并且具备灵活就业人员的涉税代理授权服务协议,能够代理个人办理涉税登记、代开发票、申报缴税等涉税事宜。
第四步、确认系统的支付安全保障
资金安全有没有保障,得看两个条件,1、就是技术层面一定要稳定,至少得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出现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解决。2、了解服务商合作的支付渠道,优先选择大的支付渠道来合作,比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网商银行等。
最后强调下,大家在选择灵活用工时不要只关注税点或费用,要知道之所以用灵活用工,为的是解决企业的合法合规降成本的问题,降成本是目的,但合法合规是前提,千万不要因小失大。